文化、豐年及同德公園改善前傾聽在地聲音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園藝科
發稿日期:110年11月30日
發稿時間: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郭蘭香
聯絡電話:02-23815132#228
文化、豐年及同德公園改善前傾聽在地聲音
為提供市民安全良好的鄰里休憩品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正積極辦理北投區三座建造約三十餘年的公園改善工程,運用縫合手法將分散的空間整合、連通周圍的重要節點、並建構可共遊的多元活動空間,讓鄰里內各使用者都能找到一處安全且便利的綠色小角落。
鄰近文化國小,鄰里活動頻繁的文化公園、擁有良好綠蔭的豐年公園,以及位於磺溪溪畔,自然生態豐富的同德公園。隨著北投區域蓬勃的發展,鄰里民眾對都市開放空間的需求更加強烈,透過本次公園的改善,打造讓各年齡使用者都可感受到歸屬感的全齡公園。
公園處黃淑如處長表示,當地民眾長期使用公園,必定是對公園最了解的觀察者,在設計初期即透過工作坊,廣邀社區使用者、公民團體與專家學者討論,透過對話的方式建立共同的願景,讓更多人了解未來的樣貌,並透過理性溝通交換意見,讓設計更貼近使用需求。
公園處莫華榕副總工程司指出,文化、豐年公園透過設施減量和空間整合的手法,將公園內部使用延伸至水磨坑溪上方箱涵,並結合水磨坑溪意象,營造多元的活動空間和寬敞的動線系統,更結合民眾意見,塑造悠活文化、農趣豐年的特色公園。同德公園透過與水共生、與山共景的自然設計手法,在入口融入果樹意象,並透過植栽和塊石的搭配與磺溪呼應,形成的依山傍水的果樹公園。
公園處園藝科郭蘭香科長補充說明,文化、豐年公園利用橫跨公園的水磨坑溪箱涵空間塑造遊戲廣場,同時改善公園地坪高低差,打造寬敞平坦的通學步道,亦一併更新公園內老舊廁所、遊具及照明設施,讓使用者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同德公園以緩坡取代階梯、改善狹窄入口,提升通用友善機能,並導入體健及遊戲設施、透過植生美化邊界與水池,讓周邊居民能自在優遊、身心愉悅。
透過本次說明會,讓地方民眾彼此充分溝通,在聆聽了來自使用者第一線的需求後,相互激盪出一個更符合地方需求、充滿人情味的公園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