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推展智慧照明路燈 北市掌握時機試辦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路燈科 發稿日期:107年9月13日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 絡 人:科長楊森豪 聯絡電話:0921075082 各國推展智慧照明路燈 北市掌握時機試辦 有關臺北市智慧路燈佈建,北市府已召開多次產官學座談會研商,目前是試辦階段,由於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國進步城市的發展目標,臺北市必須掌握時機先行測試,整體計畫將再綜合各界意見,並委外評估擬訂完整計畫後,再行辦理;至於多功能智慧路燈故障率偏高,北市府工務局公園處將儘速改善完成。 北市府工務局公園處106、107年度試辦建置智慧路燈(Smart streetlight)1049盞,這部分是由市府經費辦理,其中1037盞是依經濟部標準局公布標準,目前主要功能為遠端監控、故障自動回報,現今國際已廣泛應用此類基礎智慧照明路燈,因此,市府選擇做為主要的試辦型態;外界所認知的多功能智慧路燈(Smart pole)僅12盞,主要項目為免費Wi-FI熱點、手機充電、空氣品質偵測器、太陽能板及數位看板,市府運用做為測試上述種種功能,因介面標準尚未統一,所以暫時不做大量建置。 公園處進一步說明兩種路燈的區別,智慧路燈(Smart streetlight)分為2類,一類為智慧照明(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s),又稱智能路燈(Intelligent Streetlight),基本功能為路燈遠端監控、點滅及亮度調整及故障自動回報,結合人車流偵測器、環境感測器蒐集之大數據後,可依交通流量狀況、天候條件自動點滅及調光,已有經濟部標準局102年3月29日公布之CNS 15652智慧照明系統國家標準;另一類為智慧燈桿(Smart pole),又稱多功能智慧路燈,於既有之智慧照明之外,視服務應用需求,利用燈桿加裝智慧感測裝置,如空氣品質偵測器(空氣盒子)、車流偵測器、Wi-Fi熱點等,提供道路照明以外之加值服務功能。 另外,在市府的未來計畫中,智慧路燈佈建因涉及財務計畫評估、採購模式、契約規範、商業模式等多個層面,北市府資訊局為求審慎,除藉由「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以零出資方式,開放廠商申請智慧城市應用場域實證(POC, Proof of concept),也至少召開過5次產官學研座談會,並參與內政部建研所107年9月7日「永續智慧社區實證場域推動策略及法制建構計畫第2場專家座談會」及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107年9月13日智慧路燈與物聯網共桿用電研商會議,聽取各界建議,讓北市未來擬訂之智慧路燈佈建方案更為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