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基地模型建遊戲場 小小設計師自己動手做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南港公園管理所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張秀珠

聯絡電話:02-2783-4988

基地模型建遊戲場 小小設計師自己動手做

當孩子化身遊戲場的設計師,會帶給成人什麼樣的啟發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近日舉辦了「我的遊戲小島」第三場工作坊,邀請今年六月徵件獲選兒童參與,接續8月13日工作坊在中央藝文公園的實際環境感受,以等比例的基地模型,讓孩子以鳥瞰的方式,設計出整體的遊戲場布局。

昨日的活動開頭先回顧上一場工作坊,參與兒童在「孩子王」的陪伴之下,如何在中央藝文公園的大草原上產生各種玩法,接著以紐西蘭基督城Margaret Mahy 兒童遊樂場和美國魔法橋共融兒童遊戲場影片,加上多張各個遊戲場的元素照片,幫助小朋友打開想像,同時也觀察孩子們對什麼樣的元素感興趣。接著進行各組的分齡創作,由景觀設計師、孩子王共同陪伴、引導兒童說出遊戲場的構想,運用樹枝、葉子、果實、鐵線、黏土等素材,在基地模型上搭建自己想要的遊戲空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黃立遠處長表示,這是全臺首度嘗試「自己的遊戲場自己做」的精神,讓小朋友親自參與遊戲場的規劃設計。透過數次的工作坊,以兒童為主體,不斷地對話,對遊戲場設計師和家長都是很寶貴的經驗,也需要將累積觀察的結果回饋到實質的空間設計上。

公園處南港管理所主任張秀珠觀察,工作坊的小組中有景觀設計師共同參與對話,除了協助創作,也觀察孩子們的性格和需求表達,作為後續分析兒童心理與遊戲模式的資訊,這樣的作法將幫助遊戲場設計更加符合兒童的需要。

關注兒童遊戲權的公民團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指出,孩子是遊戲場的使用者,但過去我們在設計遊戲場的時候,從來沒有問過孩子想要什麼樣的遊戲場。該如何客觀地誘導孩子表達出內心的想像,對大家都是一個陌生的課題。近期針對兒童遊戲場的各個工作坊像是眾人一起摸著石頭過河,但總算勇敢踏出第一步。 有家長表示,這一系列的工作坊從「兒童徵件」、「環境探索」、到「設計創作」,透過這次活動讓兒童先在基地利用素材打造自己想要的遊戲方式,而後在模型上表達想法,也讓家長看見了兒童對於遊戲的期望,也希望後續兒童遊戲場可以進一步實現,並且對於台灣兒童遊戲場的未來充滿信心。

圖1.創作素材包含樹枝、樹葉、果實多種自然材料

圖1.創作素材包含樹枝、樹葉、果實多種自然材料

圖2.活動前段,兒童專注地觀看國外兒童遊戲場案例

圖2.活動前段,兒童專注地觀看國外兒童遊戲場案例

圖3.各組由景觀設計師引導討論,圈選出喜愛的遊戲場元素

圖3.各組由景觀設計師引導討論,圈選出喜愛的遊戲場元素

圖4.小朋友、家長、設計師三方共同討論,激盪火花。

圖4.小朋友、家長、設計師三方共同討論,激盪火花。

圖5.各組兒童在最後針對自己設計的中央藝文公園遊戲場進行分享發表。

圖5.各組兒童在最後針對自己設計的中央藝文公園遊戲場進行分享發表。

圖6.小小設計師非常細心呵護自己規劃的遊戲場,不斷嘗試讓設計變得更好。

圖6.小小設計師非常細心呵護自己規劃的遊戲場,不斷嘗試讓設計變得更好。

圖7.各組創作成果合照

圖7.各組創作成果合照

圖8.第一組學齡前小朋友創作了彈跳、擺盪、情境想像(秘密城堡)、樹屋與攀爬等。

圖8.第一組學齡前小朋友創作了彈跳、擺盪、情境想像(秘密城堡)、樹屋與攀爬等。

圖9.第二組學齡前小朋友創作了平衡、沙坑、秘密小屋、玩水設施、攀爬、衝浪等。

圖9.第二組學齡前小朋友創作了平衡、沙坑、秘密小屋、玩水設施、攀爬、衝浪等。

圖10.第一組學齡後小朋友創作眺望、共融遊具、攀爬、秘密基地、溜滑、探險、玩水等。

圖10.第一組學齡後小朋友創作眺望、共融遊具、攀爬、秘密基地、溜滑、探險、玩水等。

圖11.第二組學齡後小朋友創作具教育探索設施、攀爬牆、鑽爬、機關、迷宮、彈跳。

圖11.第二組學齡後小朋友創作具教育探索設施、攀爬牆、鑽爬、機關、迷宮、彈跳。